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RSS
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 滑雪网 >> 大连滑雪网 >> 滑雪新闻 >> 旅游新闻 >> 正文
2019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于10月22日举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时间:2019/9/11 18:39:58

2019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于10月22日举办

文章来源: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

9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北京举行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第七届非遗节将于10月17日至10月22日在成都举行。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多彩文化 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将举办四大板块、530余场活动,邀请全球近100个国家的嘉宾及传承人开展论坛、展演、展览、竞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本届非遗节将突出文旅融合,推动建设成“非遗+文旅”新场景。

据介绍,第七届非遗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承办。本届非遗节将开展非遗节开幕式暨演出、非遗国际论坛、国际非遗博览园主会场活动、分会场及配套活动四大板块活动,将举办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一带一路”传统手工艺展、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等六个主要展览。为加强国际交流互鉴,本届非遗节还首次将国际队伍引入竞技板块,与国内非遗传承人同台打擂,以竞技促进交流。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非遗节突出文旅融合,大力推动非遗与文旅融合,推动建设成“非遗+文旅”新场景。其中,“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国际论坛将聚焦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探讨将非遗有机植入文旅融合场景,丰富文旅内涵和体验的实践路径。文化和旅游部还将在非遗节期间开展全国非遗线路征集的启动仪式。成都市也将公布10条非遗旅游线路、40个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并组织市民、游客进行参观体验。

发布会实录如下——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喻剑南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布会。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10月17日—22日在成都举办。本届成都非遗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其间,将举行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活动。

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本届成都非遗节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局长谢金英,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敬静,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

首先,请谢金英局长介绍本届成都非遗节国际参与情况以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局长 谢金英
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对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表示欢迎,并对大家一直以来对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

成都国际非遗节创办于2007年,每两年在成都举办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首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宗旨的大型文化节会活动。非遗节举办以来,已经累计举办活动2000余场,有8000多个非遗项目参展,500余支表演队伍参演,130多个国家(地区)和非政府组织的4000余名代表和国内4万多名代表参加,2000多万市民和游客现场参与,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积极关注和参与的一项国际非遗盛会。

非遗节体现了中国政府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宣传保护成果、交流保护经验的国际盛会,同时也是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西部地区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第二届开始,即参与共同主办成都非遗节,并给予活动大力支持。2013年,非遗节举办了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周年大会等系列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任总干事博科娃和10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2017年,第六届非遗节期间召开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面框架政府间工作组会议。参加非遗节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代表一致认为,非遗节已成为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进各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了解与沟通,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非遗节期间,还将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能力建设培训班,分享履约最新实践和经验,为包括我国在内的20余个亚太地区缔约国培养更多熟悉国际语境的非遗人才,提升国家非遗保护能力和整体履约能力。

国际论坛是非遗节一直以来坚持举办的重要活动。论坛聚集了国内外从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官员、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代表、专家学者、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其他支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名人士,共商非遗保护的大计,形成了《成都宣言》《成都共识》《成都倡议》《成都展望》等成果文件,对全球非遗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非遗节的发展,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众多国际组织高级别官员、外国文化部长和驻华使节等出席非遗节活动,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来自世界各国的传统和民间艺术团、传承人慕名来到成都,积极参与非遗节的国际表演、大展、竞技等活动,同台表演,同场联欢,不仅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同时增进了各国人民彼此间的了解,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我们相信,非遗节作为世界范围内非遗领域重要的活动和平台,将继续发挥展示、沟通与合作的积极作用。第七届非遗节将于10月17日—22日在成都举办,稍后,我的同事们还会给大家更详细地介绍本届非遗节的情况。希望各位媒体记者更多地关注非遗节,报道非遗节,协助我们做好活动的新闻宣传工作。谢谢大家。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喻剑南
感谢谢金英局长。下面,请胡雁副司长介绍当前全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胡雁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金秋十月,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国际文化盛会——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首先,我代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对莅临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大力支持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如刚才谢局长所介绍的,12年来的六届非遗节,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相互交流学习的国际盛会,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友好对话,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国家平台。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也成为非遗领域的重要的品牌活动之一。借此机会,我向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介绍两点内容。

 一、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非遗保护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关心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今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同《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强调要支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根本遵循。总书记亲自关心和推动,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力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融入现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的非遗保护理念,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水平,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一是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我们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与中宣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我们部里也印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2019-2025)》,还出台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部门规章。修订《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目前该办法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国29个省(区、市)颁布了本地区的非遗保护条例,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本地区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工艺振兴的专项文件。

二是非遗保护传承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2项、省级代表性项目15777项。4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认定了五批共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43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持续推进。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对非遗的区域性整体保护。2013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非遗保护经费54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6亿元,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是非遗保护传承能力明显提升。深入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110余所高校累计举办研修、研习、培训班670余期,培训传承人群近2.8万人次,加上各地的延伸培训,参与人数已达9.7万人次。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对14类383个传统工艺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推动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推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全面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在深度贫困地区设立了15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实施非遗记录工程,逐步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非遗记录体系,已对1114名65岁以上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全面记录。

四是非遗保护传承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常态化、专业化、全媒体非遗传播格局逐步形成,“一日一课、一节一会”等非遗传播重大品牌活动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全国主会场活动在广州成功举办,期间全国共举办大中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达3200多项。在中宣部文艺局的支持下,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连续两年联合制作,并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非遗公开课》,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已连续举办6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已连续举办5届,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同感、参与感。

2013年以来,全国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约39万场次,参与观众约6.5亿人次,全面展示了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优秀实践成果。非遗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踊跃参与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支持办好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

今年,我们以“传承多彩文化 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继续举办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将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的牵头统筹下,全力配合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支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共同组织举办好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

我们将支持指导本届非遗节聚焦和服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协调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办好展览、展演和主题论坛等各项活动;支持指导本届非遗节落实文旅融合战略部署,发布四川省非遗旅游主题线路,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支持指导本届非遗节创新活动形式,深入挖掘阐释非遗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生动展示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理念、生动实践和优秀成果。

下一步,我们还将支持四川省、成都市及时总结历届非遗节成功举办的经验成果,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加强对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的课题研究,起草制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的章程或管理办法,进一步提炼总结非遗节的鲜明特色,深化活动品牌,不断提高非遗节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还有一个多月,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就将拉开帷幕。在此,诚挚地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届时前往成都,采访报道非遗节。谢谢大家!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喻剑南
感谢胡雁副司长。下面,请赵红川副厅长介绍本届成都非遗节主要活动安排。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赵红川
各位嘉宾、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借此机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四川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对历届四川非遗节的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给各位媒体进行介绍。本届非遗节是文旅融合后的首届非遗节,是探索非遗传承发展新路径的重要实践。

第七届非遗节以“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紧紧围绕增强非遗节国际性、对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创新思路,策划了四大版块的活动:非遗节开幕式暨演出、非遗国际论坛、国际非遗博览园主会场活动和分会场以及配套活动。

具体内容和特点,一是非遗节开幕式暨演出,着力营造浓郁的节庆氛围。第七届非遗节开幕式暨演出,将于10月17日上午在成都非遗博览园举行,包括巡馆、传统艺术展演、开幕仪式三项活动。开幕演出《五洲风情荟天府》荟萃了国内外富有特色的传统表演艺术,向嘉宾展示五洲风情与天府文化的多彩魅力。来自20个国家、14个省(区、市)将参加展演。

二是非遗国际论坛,着力聚焦非遗保护前沿课题。论坛包括“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国际论坛、亚太地区非遗能力建设培训、非遗活态传承与城市生活美学论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培训等活动。其中“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国际论坛邀请了政府官员、非遗专家学者、旅游行业专家及旅行社从业代表等发表主旨演讲,将围绕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分享优秀案例,发起头脑风暴,畅想无限可能。

三是国际非遗博览园主会场活动,着力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理念。主会场将通过传统艺术表演、传统技艺展示和竞技、非遗产品展销、非遗项目洽谈等活动,集中展示国内外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届时主会场将举办包括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一带一路”传统手工艺展、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传统手工艺竞技、传统艺术展演、非遗乡村美食节、非遗项目推介会、非遗时尚嘉年华、十大天府旅游名县主题日活动等。配套还将举办道明国际竹文化节、传统手工艺展览等活动。

10月17日,正值全国扶贫日,主会场还专门策划了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振兴主题展,将重点展现非遗+扶贫的路径探索和实践成果,集中展示19个省(区、市)在中国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研培计划、非遗传播推广活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四是四川全省分会场活动,着力呈现非遗社区实践的成果。本届非遗节将在四川10个市(州)和成都18个区(市)县,以及四川大学、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设立分会场,各分会场将围绕“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的非遗节主题,结合当地非遗资源特色开展项目展示、展演、展销、实践和体验活动。同时,全省21个市州都将选取6至8个社区,组织当地特色非遗项目开展非遗社区实践,将有超过200场的非遗社区实践通过指尖上的非遗、舌尖上的非遗、与非遗大师面对面等活动,把非遗节办到民众身边,让非遗融入民众生活,让大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届时,还将在已公布的四川“非遗之旅”线路和非遗项目体验基地的基础上,推出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具体举措和线路产品。

各位媒体朋友: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巴蜀文化源远流长,非遗资源独具魅力。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已经做好各方面准备,正满怀期待着迎接八方来宾,期待广大新闻界来川报道,现场体验文旅融合的非遗之旅。谢谢大家!

发布会告一段落,非遗保护工作没有止境,我们相约成都再见,谢谢大家。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喻剑南
感谢赵红川副厅长。下面,请敬静副市长介绍本届成都非遗节的筹办情况。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敬静
尊敬的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刚才金英局长、胡雁副司长、红川副厅长介绍了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的成果、全国非遗保护情况和重要的活动,下面就由我,向各位领导和朋友,介绍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的特色亮点。

一、多方合力,确保非遗节圆满举行。

第七届非遗节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特别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下,专门成立了本届非遗节成都执委会,推动相关筹备工作推进落实。

目前,参加第七届非遗节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达71个。其中,5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国际论坛;31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展览;2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105项民族乐器将参加传统手工艺竞技。

二、五大亮点,非遗创享美好生活。与往届相比,本届非遗节凸显有五大亮点。

一是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首度展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当中的非遗力量。首次举办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全面展示全国各地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多种路径和实践成果。同时,还将举办十大天府旅游名县主题日活动,推动非遗传承进一步融入乡村振兴实践。

二是践行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首次推出非遗之旅。邀请了国内外专家举办“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国际论坛,推出非遗之旅线路产品和非遗项目体验基地。非遗节期间,成都将公布40个非遗体验基地,10条非遗旅游线路。

三是突出国际交流互鉴,竞技板块首次引入国际队伍。传统手工艺竞技活动,吸引了国外竹编传承人加盟。现场不仅有国内外竹编非遗传承人同台竞技,还将开展国际竹编创意设计作品展与论坛。

四是分会场和配套活动规模为历届之最。首次在四川省10个地市(州)和成都市18个区市县设立主题分会场。同时还将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非遗社区实践体验活动,把非遗节能够办到咱老百姓身边。

五是创新非遗表达方式,IP化打造非遗。首次将动漫和时尚内容纳入非遗节,开展非遗动漫展、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等活动。其中,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将首度开设生活展区和时尚展,推动非遗授权跨界合作。

此外,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成都不断夯实非遗保护传承基础,建立非遗保护的科学管理制度,促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广泛开展非遗传播活动,加强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已逐步成为了国内外非遗保护的领军城市。

成都,拥有4500多年城市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城址未迁,城名未改,享有“天府之国”美誉,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是享誉中外的熊猫之都、国际美食之都,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2019年上半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2.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领跑副省级城市。目前,成都正奋力实现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的70周年,即将举办的非遗节既是一场以非遗为名的文化节日,更是一份献给新中国的文化大礼。

各位嘉宾和记者朋友们,请允许我代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市执委会,向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嘉宾和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同时,我也真诚地向各位朋友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成都实地感受非遗为成都注入的文化力量,体验丰富多彩的天府文化。再次感谢大家!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喻剑南
感谢敬静副市长。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依惯例请提问记者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请问一下胡雁副司长,第七届非遗节恰逢世界扶贫日和国家扶贫日。我想问一下近年来非遗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的,能不能举一些具体的举措。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胡雁
扶贫攻坚工作是党确定的重大决策,应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脱贫攻坚的部署,特别是传统工艺的便于扶贫就业的特点积极推进非遗助力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支持下,包括今天到场的媒体朋友们的支持下,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逐步的显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传统工艺是覆盖在千家万户,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有独特的优势,在2017年国办转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当中明确提出来传统工艺促进就业的重要原则。2018年,连续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在顶层设计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各地依据非遗的项目和非遗的特点,顶层设计是主要的措施。

二是加强能力建设。我们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想把贫困地区的非遗项目作为研培的重点,2018年以来重点加强对第一批重点支持地区,和文化和旅游部定点扶贫县市的支持力度,先后补助经费623万元,支持河北丰宁等地开展20期“非遗+扶贫”传统工艺技能培训,帮助当地非遗传承人群和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和学习传统工艺相关技艺技能,进一步扩大技能培训的覆盖面。9月2日至6日,非遗司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在河北丰宁举办了“非遗+扶贫”专题培训,总结交流各地经验和阶段性成果,全面部署下一步工作。

三是搭建平台。我们设计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中,8个工作站设立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这些工作站将助力精准扶贫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培养队伍、设计产品、引入订单、销售产品等举措,帮助当地群众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成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如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创立“密作”品牌,梳理哈密刺绣相关纹样3000余种,研发耳机、靠枕、抱枕、帆布包、杯垫、收纳包等800余种新产品,先后培训绣娘5420名,带动1200余名绣娘月均增收1000元。

四是支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有一个是国务院扶贫办一块支持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河北丰宁等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选取丰宁满族剪纸、苗绣、壮族织绵技艺、彝族刺绣、唐卡绘制技艺、藏香制作技艺、临夏砖雕等51个就业带动强、市场前景好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协调各类合作社和企业参与设立工坊。有一组数字:2019年6月各地设立工坊数共计156家,组织开展了传统工艺扶贫技能培训840余次,培训学员1.9万余人,参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5177户5855人,月均增收最高的超过2000元。形成了“政府+电商平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贫困群众”的帮扶模式,而且推了大量工艺特色的品牌。部分带动效果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项目已纳入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得到了相应资金支持。

五是拓展销售渠道,加大展示展销的力度,拓展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销售渠道。我们支持在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这样平台之上设立文化产品交易会等大型文化展会设立传统工艺专区,搭建展示交易平台。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也通过开展东西协作,不断拓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成果展示传播渠道。今年6月,我们启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成果展示展销活动,支持济南百花洲等东部地区消费能力强、带动效果明显的地区设立展示展销点,帮助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拓展销路;并支持京东非遗频道开展线上销售,选择符合电商销售要求的产品进行同步线上推广销售。同时,鼓励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自行在商场、景区等地开展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展示展销活动。

六是引导社会力量,形成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文化和旅游部引导下,一大批高校、企业、媒体、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主动参与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通过研培计划参与到助力扶贫工作当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支持设立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并连续两年举办“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唯品会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参照“唯爱工坊”的模式,帮助大凉山彝族妇女就业增收。首创集团在北京设立了非遗主题园区,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提供研发、交流、展示、销售空间。在非遗司的支持下,北京市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发起了“快手非遗扶贫计划”,帮助10个重点支持地区引入流量,扶持带头人,推介产品。

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非遗助力精准扶贫这个工作推进比较顺利,成效凸显,特别是基层群众对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信心不断增强,带动了更多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积极参与。河北、贵州等省已经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扩大了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非遗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务院扶贫办的统筹指导下,进一步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一是进一步推进顶层设立,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有关文件,加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二是渠道建设,进一步加大“非遗+旅游”“非遗+网络”的融合力度,扩大非遗产品的市场渠道。三是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和针对性,加快培养一批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带头人和带头群体,推动形成一批依托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开展生产经营的实体,壮大贫困地区自身发展能力。四是投资等各方资源,搭建形成可持续的开放合作平台。五是宣传典型,推广先进,积极创造条件,推动非遗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谢谢。

四川日报记者
请问赵红川副厅长,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作为文旅融合后的第一届非遗节,在办节理念、对接方面面临转型。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四川在非遗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成效?谢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赵红川
2019年是文旅结合的重要节点,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广大非遗保护工作者,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推进诗和远方的有效结合、相伴前行,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政策举措,探索全省非遗保护传承和文旅融合发展的一条新路。

(一)强化工作引领,顶层设计,营造大抓文旅融合的良好氛围。

4月,四川在全国率先召开省级层面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布局统筹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7月底,首次组织省、市、县三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近400余人参加的全省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培训班。9月6日,第五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第六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圆满闭幕,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重大项目同步开工,10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190亿元。这其中以非遗为主题和核心要素的重大项目在全省布局,这一系列具有引领性的重大举措,在全省形成了大抓文化和旅游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事业加速发展。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非遗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对于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体系建设,夯实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发展基础。

全省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保护体系,出台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意见》等法规和文件,不断提升非遗保护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强名录体系建设,把展现四川突出价值和鲜明特色的非遗项目纳入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予以保护。三是推进人才体系建设,建立高校研培、职业培训、本土培训三级培训机制,持续增强传承人非遗传承和文旅融合创新实践能力。

(三)创新融合理念,打造“非遗之旅”筑牢融合抓手。

首先是思想意识融合,坚持以创新融合理念谋划工作,在非遗节总体方案策划过程中,提出了“非遗之旅”的创新思路。其次是工作机制融合,融合省文旅厅各处室、文旅企业、院校、非遗保护工作者和传承人多种力量,共同进行产品设计、线路策划。今年,首次推出了10条“非遗之旅”线路和171个非遗项目体验基地,点面结合,共同组成完整的非遗旅游线路产品,从而推动非遗项目与知名景区融合,与旅游服务融合,与旅游体验融合。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欢迎大家到四川来,亲身感受天府之国“非遗之旅”的无穷魅力,体验“安逸走四川”的独特风情。谢谢大家!

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下敬静副市长,我们知道成都是拥有非常丰富非遗资源的城市,当地政府为了保护非遗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这些努力对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有何作用?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敬静
非常感谢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提问,成都确实是有丰富的文旅资源,现在非遗项目大概有500多项,其中22项是国家级的非遗,有177项都是市级以上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而这些项目正好是成都4300年的城市形成史和2300年的建成史当中,成都独特的底蕴和生活美学的警示,这也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我们不仅仅是做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更需要有一个远大的文化报道,更宽阔的文化境界。站在历史时代的方位去看待传统文化,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更好的去把成都建成世界文化名城,提升成都作为国际辨识度和美誉度的城市,彰显成都建设蜀都美誉、中国气派、文化风采、世界遗产,这也是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总而言之,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到成都实地感受一下,对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有更好的了解,在各位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更好的建设成世界文化名城,谢谢各位。

海南卫视记者
请问下多央娜姆局长,刚介绍中提到成都非遗节提出10条非遗之旅线路,请介绍一下这10条线路的情况以及成都市在探索文旅融合上有哪些新举措?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 多央娜姆
非常感谢记者的提问,在非遗期间我们推出了10条线路,稍后会发给各位,这里想说的是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是文化和旅游部对成都的关心和厚爱,先后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参加了非遗节的交流展演活动,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非遗节已经成为成都文旅融合发展的知名品牌,成都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城市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的国际文旅盛会。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将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为目标,推进天府文化融入城乡空间布局,丰富完善文旅产品体系,优化提升国际化服务品质,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旅游生活的需求和期盼。下面讲三个方面的文旅融合举措。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天府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深刻认识天府文化与中华文化巴蜀文明根脉相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天府文化。繁荣文化艺术创作,扩大“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世界影响力。建设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典范工程,打造一批世界水平城市文化地标,比如刚才说的张大千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川大博物馆。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比如可可豆、天府视频产业园这样一批文化创意机构、品牌和产品,积极推进世界文创名城和音乐之都建设。

二是坚持国际视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文旅+”战略,深度挖掘古蜀、熊猫、美食、休闲、绿道等文化潜力,塑造文化旅游核心IP。引进一批世界级文旅项目,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夜游经济,构建国际化品质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节会活动,讲好成都故事,开展国际国内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世界旅游名

三是坚持服务民生,增强市民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特别是非遗惠民,打造“书香成都”。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完善旅游观光车体系、优化一键游成都手机APP,建设智慧绿道、智慧景区,构建细致温暖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让浓浓的天府韵味,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都天府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世界文化名城正在大力推进建设中,在这片天府文化传承创新的热土,正在不断释放旺盛的文化创造和艺术创作活力,游戏《王者荣耀》、最近的电影《哪吒》均是成都原创。

此外,电视剧《伪装者》《天衣无缝》编剧张勇,电影《战狼2》制片人张苗也都是成都人。在此,真诚邀请文化界、艺术界、旅游界的各界人士到成都创业发展。真诚邀请各位记者朋友到成都采风走访。我相信,温暖的成都一定会给你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成都欢迎你!谢谢大家。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喻剑南
各位媒体朋友们,今天的发布会告一段落,非遗保护工作没有止境,我们相约成都再见,谢谢大家。

——2019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于10月22日举办

返回大连滑雪网首页
滑雪优惠信息
今日更新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